如果我们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调动多少技能,结果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我们把这些技能称为执行功能。按照定义,执行功能指的是一系列涉及心理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过程,这使我们能够灵活地控制和协调日常行为。
比如,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学生首先需要接收教师的指示(注意力控制、工作记忆),把注意力从教师转移到练习题(转移、抑制控制),知晓如何开始(启动),计划解决问题的步骤(计划和组织),回忆检索相关公式和所学知识(长期记忆、关联),应用公式(认知灵活性),计算(注意力控制,关注细节,处理速度),以及记录结果(自我监控)。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忽视了培养这些执行功能技能的必要性,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技能是理所应当的,同时还面临推进学术任务的压力。然而事实上,从长远来看,留出时间训练学生的执行功能技能将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我们通常以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练习执行功能,这多么有趣呀!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的益处
-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 培养积极的同学间交往与合作
- 管控竞争,鼓励健康的竞争
- 减轻学习压力
- 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获得精神放松
- 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案例:匹配拼图
- 在一张纸的中心画一个长方形,写下待匹配的概念
- 把纸张剩下的部分分成多个拼图零片
- 在每一件零片上写下对目标概念的不同描述
- 或者点击此下载一个可以编辑的PPT模板
- 准备多套拼图
- 把写有目标概念的拼图零片收集到一起
- 分开和打乱其余的零片
- 让学生先挑选一个目标概念,然后挑出其余匹配的零片组成一个完整的拼图

游戏改编
- 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主题改变目标概念
就词汇来说,目标概念可以是一个词(比如,飞行员),其余零片可以是这个词的定义(比如,操控飞机的人),视觉资料(飞行员的图片),一个相关的概念(比如,一架飞机),或者是拼音或音标(/’p aɪ l ə t/)。
- 在这一主题内,可以制作拼图零片来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
就数学来说,如果想要练习乘法,那么目标概念可以是一个数字(比如,144),其余拼图零片上可以有不同的乘法方程式(比如,12×12; 72×2)
- 拼图零片的件数可增减
-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拼图,并和同学互相交换
益处:
- 将所学概念融会贯通
- 提高信息提取技能
- 提高认知灵活性
- 锻炼工作记忆和注意力技能
- 还有更多!
